7月出口何以逆势增长23.9%?

广告位

  三季末进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但贸易顺差全年还将处于高位   文 | 《财经》记者 邹碧颖   23.9%!欧…

  三季末进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但贸易顺差全年还将处于高位

  文 | 《财经》记者 邹碧颖

  23.9%!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增大,中国7月出口仍逆势走高。

  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23.9%;进口1.56万亿元,增长7.4%。1月-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出口13.37万亿元,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增长5.3%;贸易顺差3.14万亿元,扩大62.1%。

  3月以来,欧美发达经济体通胀问题突出、货币收紧步伐加快,市场普遍认为其消费需求会受抑制。为何中国出口仍然表现出增长韧性?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分析,欧美通胀带来薪资通胀螺旋,薪资增速下行速度较慢黏性较大,发达国家居民购买力仍然强劲,美国表现最为典型。此外,全球油气供给紧张正在导致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新的困难,美劳动参与率的下行、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实际上意味着海外需求大于其供给能力的缺口仍将维持高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在双位数,显示出巨大潜力和竞争力。预计三季度出口可能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四季度或需要重点关注欧美经济持续放缓、海外需求逐渐走弱以及部分商品出口替代等影响因子,总体上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期较好。

  汽车出口崛起,手机、家用电器销量下滑

  今年以来,中国的前四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1月-7月,中国对东盟出口2.05万亿元,增长19.1%;对欧盟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9.7%;对美国出口2.25万亿元,增长15.1%;对韩国出口6180.4亿元,增长17.9%。

  与此同时,中国对荷兰、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以人民币计价,1-7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 25.3%、37.4%、31.8%、31.8%、26%、24.2%、37%、28.9%。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55万亿元,增长19.8%,进口、出口增速均为19.8%。

  广发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的产业链关系不仅是竞争和“替代”,东南亚、南亚的加工产业链亦高度依赖于中国的供应链。

  邓宇认为,在全球供给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明显,部分重点商品难以被其他新兴市场所替代。今年以来汽车、新能源以及光伏组件的出口表现比较亮眼,为出口高景气度提供了重要支撑。例如1-6月国内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为78.6 GW,同比增长74.3%。此外,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议落地实施,也进一步释放了较大的出口红利优势。7月,中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增长18.8%,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1-7月,中国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均增长,汽车增长尤为突出。前7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7.57万亿元,增长10.1%,占出口总值的56.6%。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9182亿元,增长4.4%;手机4946.3亿元,增长2%;汽车1757.4亿元,增长54.4%。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41万亿元,增长15.2%,占1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475.4亿元,增长13.5%;纺织品5814.5亿元,增长11.9%;塑料制品4021亿元,增长16.3%。

  从单月看,中信证券研报指出,7月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行业主要是汽车、铝材、稀土、粮食、箱包、鞋靴、服装、纺织制品、机电产品等。7月出口维持高增长,主要由于海外需求端有韧性以及天气因素好转对港口作业的支撑。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出口高增长差不多从2020年8月开始,近八个季度出口偏强或有三个大背景:一是全球疫情下,居民生活半径缩短,商品消费对服务消费形成替代。二是全球通胀和劳动力供给不足,欧美制造业成本抬高,中国制造业包括成本在内的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2022年二季度以来美元汇率走高、人民币汇率贬值,对出口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郭磊认为,影响出口的变化因素主要是海外经济表现所代表的需求端。虽然判断海外是否会衰退并无证据,但OECD-G7综合领先指标、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均确认海外经济处于放缓过程中。7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亦低于6月,只是这部分订单尚未转化为现实出口。中性情况下判断下半年中国出口是“减速+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产品的出口量出现下滑。1月-7月,手机、家用电器、肥料、成品油、粮食、钢材的出口数量分别同比下滑11.5%、7.3%、43.2%、39%、12.2%、6.9%。但同时,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1-7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大涨43.9%。国盛证券判断,下半年中国出口整体趋降、但韧性仍强,全年中枢可能在10%以上;三季度出口预计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但需关注四季度回落风险。

  进口疲弱反映内需不足,能源、粮食量减价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7月中国进口2317亿美元,增长2.3%。1-7月,中国进口1.58万亿美元,增长5.3%。今年以来,中国对欧盟、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的进口总值均有所下降。

  市场机构普遍认为,进口增速较低的主因是内需不足。中信证券研报指出,7月进口增速为2.3%,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环比为-0.7%,低于历史环比均值3.2个百分点,进口明显弱于季节性主要可能是国内需求偏弱。国盛证券分析,7月中国PMI回落至49.0%,重回收缩区间,指向内需偏弱。此外,能源进口增速回落,也是拖累。7月,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降至-19.6%,是年内最低的一个月。

  实际上,1月-7月,能源和粮食、肥料、纸浆的进口量有所下降,但价格涨幅尤为明显。这对进口数据增长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进口原油2.9亿吨,减少4%,进口均价每吨4736.1元,上涨58.3%。进口成品油1321.3万吨,减少12.1%,进口均价每吨5350.6元,上涨40%。进口煤1.39亿吨,减少18.2%,进口均价每吨1037.9元,上涨93.2%。进口天然气6220.9万吨,减少9.6%,进口均价每吨3787.6元,上涨63.1%。

  前7个月,进口粮食9207.8万吨,减少7.1%,进口总价3226.6亿元,上涨15.9%。其中,进口大豆5416.7万吨,减少5.9%,进口均价每吨4287.5元,上涨25.5%。进口肥料533.3万吨,减少10.7%,进口总价177.9亿元,上涨69.3%。进口纸浆1694.2万吨,减少6.2%,进口总价781.0亿元,上涨4.9%。

  市场机构认为,倘若剔除价格因素,1月-7月进口总值增速或将更低。但同时,进口增速大幅低于出口增速,也是导致中国今年以来外贸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中信证券预计,三季末开始,进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但贸易顺差全年还将处于高位。7月份贸易顺差为1012.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81.5%。出口可能从三季度末开始边际放缓,会导致部分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口需求下降。综合来看,预计下半年贸易差额将边际收窄,但全年来看仍有望实现较高增速水平。

  (实习生黎辰钰对此文亦有贡献)

关于作者: 游客

为您推荐